文章内容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资讯中心 > 文章内容
这些“置业病”,你有吗?
日期:2016-01-21 点击率:1313

    买房置业本是人生中的一件喜事,但是很多人在买房之前或买房以后患上了这样或那样的“置业病”。那么,这些人究竟患上的是哪些“置业病”呢?这些“置业病”又是如何患上的呢?或许打算置业的你也即将被这些“病症”所困扰。

 

装修恐惧症

 

    好不容易买了房子,接下来所要面对的就是装修了。众所周知,装修是一件相当繁琐的事情,它涉及到电工、木工、瓦工、油工、水暖等各个工种,要购买的装饰材料和建材也不下几十种。很多置业者一想到要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就要完成这么多的内容,顿时就会觉得“头大了”,不知从何下手。对于这种情况有个形象的说法叫“装修恐惧症”。

 

    刚刚购置了一套新房的吴先生告诉记者,“我们都是第一次经历装修,现在工作又都忙,只能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去考察、比较,感觉装修的事情无从下手,真是着急,以后真要开了工,不定还得急成什么样子了,或许真的会像几年前春晚小品《装修》里的一句台词那样,‘家底基本搞光,身体基本搞伤,生活基本搞乱,夫妻基本搞僵。’现在一想起装修的事来我就觉得恐怖。”

 

盲目后悔症

 

    对于大多数置业者来说,买房不仅是一辈子的大事,更是一个家庭最大的一笔消费支出。因此在买房前必须进行理性分析,合理规划和综合考察。

 

    然而,有些置业者看到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买到了自己心仪的房子,这些房子要么面积大,要么户型好,要么地点方便,购买一套相同类型房子的欲望便在他们心中蠢蠢欲动起来。然而,他们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条,那就是量力而行。而接下来这些置业者就开始频频光顾各大售楼处,在置业顾问天花乱坠的一通忽悠之后,没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自己的买房行为进行理性分析,一冲动就签了合同付了定金。等到每月接到银行的催款通知书时才发现,当初买房时的喜悦已经完全被后悔所代替。

 

    在这方面,小林可谓有着切身的体会。“当初大学毕业时间不长,闺蜜们一个一个都准备步入婚姻的殿堂了。而在那以前,她们早就将自己的婚房布置一新。就这样,我和男朋友商量也要买一套面积大一些的房子。经过一番比较,我们‘相中’了一套160万元的房子。由于我和男朋友都参加工作不久,并没有多少积蓄,首付款就几乎全部要靠双方父母来资助。而我们双方的父母又都是普通职工,能给我们提供的资助也很有限。买过以后才发觉,与我和男朋友加在一起只有不到一万元的总收入比起来,每月需要偿还的五六千元的房贷确实压力不小。看来在未来几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里,这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房奴生活还要持续下去。”其实,买房最忌讳的是因面子或工作生活圈里头的跟风起哄而盲目置业,是否需要“一步到位”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。

 

等房焦虑症

 

    顾名思义,期房就是那些暂时还没建好、不能交付使用的房屋。之所以现在很大一部分人购买期房,主要是因为期房选择的余地大些、价格便宜些。不过购买期房是存在一定风险的,而这些风险则是令置业者患上等待焦虑症的最大原因。

 

    对于这类等待焦虑症,记者通过采访发现主要是由下面一些“病因”造成的。

 

    首先,由于置业者在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协议时,自己所购买的房屋还没有成型,不能看见房屋的实际情况(即便房屋交付后,对一些隐蔽工程质量问题也难以发现),一些开发商为追逐最大利润,使用劣质材料或者是偷工减料,随意降低工程质量标准,以致造成地基下沉、屋顶漏雨、管道渗漏等严重的质量问题,给房屋质量和安全埋下了重大隐患。因此,房屋质量问题是令置业者最为焦虑的。

 

    其次,置业者还会担心开发商会擅自变更规划设计,在配套设施、绿地、容积率、环境设施等方面随意改动,将小区中本是绿地的地方改做他用,有的加建新楼,有的变成了停车场。另外,还有一些无良开发商为了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,在进行实测时,有意改变建筑面积、加大公摊面积,并且不明示公摊面积的数量和计算方法,以致商品房实际面积与销售面积产生不符的情形。因此,置业者担心自己所购房屋与当初销售的时候严重不符。

 

    最后,最令置业者担心的则是如果开发商存在开发资金不到位、抽逃资金、挪用售房资金等资金问题、工程管理问题等,会有迟延交房、甚至不能交房的情形发生,致使置业者不但承担经济上的损失,更要承受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。另外,即使能够顺利交房,在现实情况中也会有一些开发商以各种借口拒绝、拖延办理产权证,致使许多消费者入住后迟迟拿不到产权证。

 

    总而言之,期房从购买到交付使用,往往要等待一年半载甚至是更长的时间,其中变数和消耗的时间成本往往给置业者带来巨大的压力。只有为数不多的置业者能够真正看懂房型图等示意图,因此多数置业者受到不良销售的诱导,产生不符合实情的预期的可能性比较大。另外,大部分的期房项目,购房者在交房时会发现宣传中的社区环境和配套设施,以及社区周边的生活配套等想要实现还得再等几年时间,而这又会让不少置业者继续在等待中煎熬。

 

选择困难症

 

    对于很多普通的上班一族来讲,他们大都希望购买一套具备交通便捷、商业配套设施齐备等优势,并且位于市区中心位置的房子。但这样一来,对于大多数没有多少积蓄的年轻人来说,如果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这类房子中去的话,那就只能去考虑小户型或者公寓,舒适度方面会大打折扣;要住得舒服、享受到优美的环境,那就只能考虑地点稍微偏远一些的房子。那么,地段和环境该如何取舍呢?

 

    对于“地段论”,置业者小赵是这样认为的:大家都知道李嘉诚的“买房子有三要素,地段、地段、还是地段。”的置业名言,从中就可以看出,买房选择在哪个位置依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。如果住得过远,虽然房子面积大了,环境舒适了,可是面对每天上下班加起来超过两个小时的车程,在居住方面的享受也显得并没有太大的意义。更重要的是,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,好的地段已经是选房标准的重中之重。从居住角度上看,由于地点好的房子各类生活配套完善,如交通、购物以及教育等,都会对个人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便利;从投资角度看,无论是在楼市火爆还是楼市低迷的情况下,好地段房子的良好保值增值属性都会完全凸显出来。

 

    对于小赵的看法,作为同龄人的岳昆则表示出了相反的观点。他认为,房子买来是用于居住的,因此,小区内的绿化景观环境以及房子本身的舒适度才是最重要的,而且空气质量、噪音污染等因素同样应该综合考虑。

 

    当然,如何选择还是要看置业者本身的主要需求,当你明确了你买房最看重的方面,或许就不会那么纠结了。           (任金祜)